在一般人的印象中,宁夏的西海固“贫瘠甲天下”。但早在2011年,海原县三河镇六窑村全村人均收入就达到了7103元,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3543元,是海原县第一个收入过亿的村子,全村的四分之一年产值来自砖厂。
为响应党的政策,六窑村在2018年关闭了15家砖厂,这无疑是这个“亿元村”的“硬伤”。可如今,六窑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依然在全镇13个行政村中高居榜首,保持着全县第一个“亿元村”,宁夏南部山区“亿元村”依然实至名归,这是怎么样才能做到的?
近年来六窑村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开拓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,从全力发展砖瓦、采砂等建筑产业转型发展生态环保的特色种植产业,把黄山、沙坑变成绿水青山,铸成金山银山,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长效共赢。
六窑村党支部书记马军说:“这两年,我们把活儿真给干了。”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。针对传统种植管理粗放、结构单一、农户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,六窑村调整农业产业体系,村“两委”班子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契机,成立了六窑村集体合作社,以每亩200元钱的价格从100多个农户手中流转了500亩撂荒地,因地制宜打造黄花菜种植基地。
黄花菜,观可为花、食可为菜、用可为药——黄花菜是众多购买的人熟悉的“药食同源”绿色食品。走进六窑村,连片种植的500亩黄花菜映入眼帘,黄绿相间,景象迷人。目前,黄花菜已进入采摘季节。
采摘工高玉兰是六窑村村民,原来在一个砖厂打工,每天工作的10多个小时都处在灰尘中,2018年,高玉兰打工的砖厂被关停。高玉兰失业后打过零工,但微薄又不固定的收入,让她家的日子再度陷入贫困。
如今,高玉兰在黄花菜基地打工,又有了新的打工路子,也实现了自己既能照顾家又能挣钱的愿望。她说:“在基地打工比以前在砖厂打工好多了,活轻松不说,心情也舒畅、愉悦。”
群众富不富,关键看支部。村“两委”班子意识到,一个项目不能支撑全村贫困户增收致富,于是积极对接海原县自然资源局,争取到了红梅杏种植项目,打造了2000亩红梅杏种植基地。自筹资金10万余元,建造了2个山顶蓄水池,保障红梅杏和退耕还林树木的浇灌用水。并带领村民建立了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,养牛200余头,养羊1000余只。同时,积极引导4家非公有制企业争取政策,搭建共赢平台,为六窑村的建设提供了人力、物力、财力支持。
思路新,致富门路宽。六窑村不停地改进革新工作思路,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党的惠民政策,培育致富带头人,通过以奖代补多种形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,发展让群众由“被动”变“主动”,靠勤劳找出路,发家致富。
六窑村民营企业家康建兵响应党的政策,前几年关闭砖瓦厂后,改行吃“生态文化饭”,打造了生态文化山庄——康佳牡丹庄园,环境优美,设施齐全,一次可容纳300人就餐、娱乐,如今生意逐渐走上正轨,收入可观。
走进六窑村,在绿树环绕的海原县宏达新型旋转式隧道砖厂里,记者看到,工人们正紧张作业生产砖头。据砖厂负责的人介绍,砖厂最新引进的360度旋转式隧道新型环保制砖设备,以煤矸石为主要的组成原材料,有颚式破碎机破碎、选筛等17个工艺流程,所有流程均符合环保新要求,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无工业污水排放,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。
目前,六窑村已建成三家新型环保砖厂,本村群众100余人在砖厂打工,也有不少村民参与运砖生意。
借助党的惠民政策、群众吃苦精神,六窑村因势利导、因地制宜,逐步走上了在绿色中获取效益的路子,村民们发展产业不愁项目,打工挣钱不愁门路,脱贫致富走上了“快车道”“阳光道”。2019年,六窑村实现年产值1.7亿元,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4500元。
充满希望的田野,大有可为的热土。村集体经济由“空壳经济”逐步向“小康经济”飞跃,环境由“脏乱差”转变为宜居宜业,第一二三产业发展蒸蒸日上……中部干旱带上的“亿元村”——六窑村,在党的惠民政策下,全民总动员,正发扬吃苦、奋斗精神,向着更高目标迈进。